
基因重组技术的诞生,标志着生物制药产业的开端。早期公司利用基因工程生产蛋白质,如胰岛素、生长激素等,这些药物弥补体内功能缺陷,虽然成本高、程序复杂,但治疗效果显著,如安进和基因泰克,通过生产重组蛋白药物如EPO和G-CSF,成为行业的先驱。
第一次革命以基因重组技术为标志,开启了生物制药产业化的序幕。这一时期,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通过基因工程手段生产蛋白质药物。这些重组蛋白药物,如胰岛素、生长激素、EPO和tPA等,对某些疾病的治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从1973年发明基因工程技术到1990年启动人类基因组计划,再到2001年后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之后的后基因组计划发展,经历了三次主要的生物技术革新。伴随着相关技术应用,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生物制药产品,造就了三类不同的生物制药公司。
生物制造技术分为3代。第一次技术革命,工业革命,解放人的双手。第二次技术革命,信息技术,扩展人的大脑。第三次技术革命,生物技术,改造生命本身。
中药炮制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历史时期,分别为: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:春秋战国至宋代(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2世纪)。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:金元、明时期(公元13至16世纪)。中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:清代(公元17至18世纪)。
发展与兴盛时期 随着历史的推进,中医药在秦汉、唐宋等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。秦汉时期,出现了《神农本草经》等药物学专著,对中药的性味归经、功效主治等进行了系统的总结。唐宋时期,中医药教育开始兴起,出现了官方的医学教育机构,如唐代的太医署、宋代的太医局等,培养了大量的医学人才。
中药离不开树皮,草根,如苦楝根皮,牡丹皮,茜草根,白茅根等均是中药,但不是所有的树皮,草根都是中药;中药主要起源于中国,除了植物药以外,动物药如蛇胆,熊胆,五步蛇,鹿茸,鹿角等,介壳类如珍珠,海蛤壳,矿物类如龙骨,磁石等,都是用来治病的中药。少数中药源于外国,如西洋参。
中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的炎帝神农氏时期。由于草药在当时占据主导地位,记载药物的书籍因此被称为“本草”。据考证,现存最早的一部本草著作是《神农本草经》,该书汇集了战国时期的大量用药经验,并经过秦汉时期的医家不断抄录和增补而成。
中药炮制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历史时期,分别是: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:从春秋战国到宋代(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2世纪)。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:金元、明时期(公元13至16世纪)。中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:清代(公元17至18世纪)。
1、中国医药发展历史:医药行业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,只要生命不息,医药行业的发展就永不停止。人类在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出现疑难顽症,促使医药业不断进行科学技术研究。因此,医药行业是一个不断向前的朝阳行业,永远没有成熟期;同时也是高技术、高投资、高风险、高收益的行业。
2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部分医院设备的更新换代,最近几年,我国医疗影像诊断设备的市场需求急剧增长,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医疗影像诊断设备行业的发展,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,一些企业不断地成长壮大,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,国内自主生产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。
3、药物化学的发展是随着医药科学、药品市场的发展而壮大的。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制药行业的黄金时代之所以说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制药行业的黄金时代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发明了大量的药物,包括合成维生素,磺胺类药物,抗生素,激素(甲状腺素,催产素可的松类药物等),抗精神病药物,抗组胺药物,新的疫苗等。
4、在短短的60年里,我国医药工业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。如今我国正努力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迈进。 回顾我国医药工业发展的60年,年近八旬、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原高级顾问、人称我国医药行业“活字典”的俞观文很有感慨。
5、数据在每个行业都被用来帮助决策和发展业务,医疗行业也是如此。编辑和整理医疗保健数据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挑战,而大数据已在医疗行业中得到应用,以应对这一挑战。大数据可用于维护电子健康记录、提供实时警报和进行医学研究。
中国的医学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,大约在公元前22世纪末至前256年,那时已经出现了药酒和汤液。 西周时期,约公元前11世纪至前771年,《诗经》成为现存文献中最早记录药物的书籍。
藏族民族医药,以其独特的历史和科学体系,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。藏医学的代表作《四部医典》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,源自吐蕃时期的发展,并在藏王赤松德赞的推动下得到了显著提升,鼻祖宇妥·元丹贡布融合古代藏医与四方医学精华,奠定了这一学科的基础。
藏族,这个古老的民族,其医药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。公元8世纪以后,众多藏医药文献得以流传,其中六种文献尤为显著:首先,是公元8世纪的《敦煌本藏医残卷》,记录了53个方剂和133味药物,其中127味药物已知,动物药占52%,植物药占40%,矿物药占18%。
原始社会时期,中国是人类起源的发祥地之一,已有300万年的历史。植物药的发现和使用 神农氏尝百草而始有医药的传说故事,流传久远。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提到,神农氏尝试百草之滋味,为民众指明了避害就利的方向。炎黄因此尝试百草制作九针,以救治百姓。
中医药以汉文化为背景,以《黄帝内经》《神农本草经》等为基本经典。民族医药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,经过30年的发掘整理,已有近40个少数民族发掘整理出版了本民族传统医药的代表性著作。
布依族,源自殷商时期的古越人,属于“络越”支系,主要聚居于贵州的南北盘江、牂牁江和红水河流域。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,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民族医药知识,特别是一些具有特色的诊疗方法,如“薤叶芸香法”。这种疗法主要用于治疗风湿、跌打损伤、骨折等山区常见病,以及月家病和内科杂症。